如果最近想要好好哭一場,
請一定要看”送行者”,
同事說哭到面紙不夠用,
我說眼淚何必擦,
就讓它一直奔流到脖子啦!
只是充滿了鼻子的鼻涕,
這倒是非處理不可!
而且一定要去電影院觀看,
在黑暗中放肆地奔淚實在是很暢快的事情,
不過看完心中是滿滿的愛,
而不是很down的哀傷!
(要謝謝當天載我跟任芳去天母的Kobe與小白,
謝謝Kobe還載我們去買便宜的票,
謝謝任芳默默且冷靜陪我這忙著自己哭哭的老師看電影…)

而我真覺得看過”搖滾吧!爺奶!”在生命結束前用力歌唱,
再去看生命結束後如何被”處理掉”的”送行者”,
真是相當巧妙的順序!
而我更自虐地選擇在父親的忌日前2天去看了這部電影,
更是讓我想起與父親那若有似無的情感
而與男主角某方面更心有戚戚地眼淚狂流!

我終於明白小弟為何建議我一定要去看這影片,
也只有我們家的孩子懂得我們看了以後會有什麼特殊的感觸!
劇中男主角一直不能原諒父親小時對家庭的遺棄,
外表看似不在乎地堅強,
其實孩提時的他還怕媽媽傷心與擔心,
只敢在公共澡堂內偷偷啜泣!
那些對早已想遺忘的父親回憶都因為回到老家而一一再勾起,
小時的大提琴,
父親的一堆唱片,
還有與父親當年交換心情的石頭,
都讓他不時想起當年與父親相處的美好情境!
但因為父親的不告而別,
讓他對父親只有怨恨,
甚至連父親的臉蛋完全都記不得了!
(也許是刻意要把他遺忘,
其實還埋在潛意識之中!)
因為父親去世消息的通知,
讓他在天人交戰後還是決定前往處理後事,
前來的葬儀社過於粗魯草率,
讓身為納棺師的他決定親手幫父親完成最後的梳洗更衣!
而將父親的手指鬆開時,
那緊握在父親手心,小時候自己送給父親的小石頭掉了出來,
讓男主角中終於明白父親其實一直都惦記他,
到死前還是將它緊緊握在手裡!
這一刻,
男主角明白了落淚了,
而我的眼淚更是跟著奔流不息!
他慢慢幫父親刮了鬍渣擦拭臉頰,
終於腦海中記憶的殘缺部分完全補齊,
那已遺忘的父親的臉慢慢浮現而變清晰,
原本根本不能認同與認得這眼前的陌生男人,
確定是那位當年離開他的父親!
而這份的血緣親情,
讓這長年的怨恨頓時變成了寬恕,
讓已經分離那麼久的兒子仍然為死去的父親不停哭泣,
這種濃於血的情感真是讓我相當感同深受!

我爸當然不像電影中的父親那麼誇張地拋妻棄子,
但比較沒家庭概念的他對家裡付出相對於母親少太多,
也因此讓我們這些小孩與父親幾乎沒啥特別的情感,
再加上在父親病危時我已經出嫁離家4年,
跟爸爸的關係真的跟陌生人沒什麼不同吧?!
記得當時爸爸正在住院,
我如果前去幾乎感覺都是陪伴媽媽而不是生病的爸爸!
猶記那時爸爸已經虛弱到需要媽咪來幫忙餵食,
在媽咪回家休息時,
我跟二姐本要拿著湯匙來餵爸爸,
爸爸卻堅持自己動手吃飯!
不知那時的他是因為要維持身為父親的尊嚴形象,
還是要向虛弱的身體與恐怖的病魔宣告:我是OK的!
也不知為什麼,
看完”送行者”我一直想到父親生前堅持自己來的這個畫面,
就又是莫名的心疼與難過,
居然在離開戲院走去和同事吃飯的路途上,
又忍不住鼻酸流淚了起來….
這樣的感情真的讓我覺得奇妙,
明明覺得是那麼不親密的人,
卻怎麼還會為了他而又落淚呢?!

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與片段都是互相呼應與相關,
本來覺得飾演男主角老婆的廣末涼子只是花瓶,
其實回想那些不經意的話語,
都是提醒男主角正視與看清自己心底對父親的真實情感,
以及放下對父親怨恨的關鍵!
(例如;提醒老公老家中唱片依然擺放得那麼整齊,
代表其實母親生前還是愛著父親;
不經意點的歌曲,
正好是父親最愛的曲調;
在男主角父親去世後,
老婆堅持他該前往認親處理…..
都是醞釀與合理了男主角終究讓鐵石心腸柔軟了下來…)
而公司中的與男主角慢慢熟識互信的長者女同事
當然也更是重要人物,
她讓男主角慢慢認同自己的工作外,
最重要是因為自己也是一個拋下孩子家庭的媽媽,
而點出男主角父親其實並非完全不顧孩子的心情,
是因為沒勇氣而錯過了回頭的時機,
其實心中對孩子的惦記與疼愛從未減少!
於是這些角色的安排都讓電影中父親這部分的故事更加周全與完滿!
甚至我認為,
男主角的好友角色,
也就是澡堂大嬸兒子的角色,
也都是由本來不認同母親的觀念,
在母親去世後因為長輩的提醒與自己的反思,
更悲哀的該也是因為"子欲養親不待(在)"的遺憾,
轉而向去世的母親道歉與認同她原本兒子自己認為傳統古板的想法!
(按下按鍵火苗轟一聲將母親火化與兒子同時哭著向母親道歉的畫面,
也讓我淚流不停......)
這樣的歷程也帶領醞釀出最後男主角也在父親去世後,
重新認同自己父親的結局!
只是人們似乎一直重複著這樣的情節,
生前還能彼此相親相愛時選擇對立,
要等到一方已經遠離自己才終於明白該珍惜一切,
但又為時已晚了呀!

同時每一個鏡頭與情節其實也都是前後呼應,
例如:女同事曾為初入公司的男主角介紹棺木價格差異,
到男主角奔喪時,
已和他情如父子的老闆要他選一方棺木帶著,
到最後去世的父親身邊正是當時女同事介紹中價格最高材質最好的那具,
不需要對白,
我就因為畫面而深深感動於老闆對他的好,
也相信當下的男主角望著天價的棺木想起老闆的相挺,
一定也是滿滿的感激吧!
影片中許多男主角納棺的”客戶”,
每一張臉也都慢慢帶出最後父親清晰的臉來,
旁邊親屬不管是否認同當時納棺師為死者塑造的形象,
不管眼前的女兒是不是頭髮染紅變成不良少女,
眼前的兒子是不是因為變性而只好畫上女妝,
眼前的爸爸被大家的血紅嘴唇親下紅印留念,
眼前的阿嬤穿上了孫女的泡泡襪,
眼前的老婆從來沒那麼美麗過,
眼前熟識在澡堂工作的大嬸依然圍著她最愛的鮮黃圍巾….
不管那張臉是不是心中的預期,
不管那張臉是什麼模樣,
但都是心愛親人的臉龐呀!
週遭的親友邊含著淚邊目送著死去的親人入棺,
嘴上說的不管對於這死者是怨是愛,
是感恩或是責難,
其實都是最真情的流露與抒發,
也讓我在幾乎每一段納棺的故事中又哭又笑,
也導致到最後男主角終於想起幼時父親的形象時,
我真是眼淚大潰堤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y05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