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海畔的渡假飯店醒來,
當然要到沙灘走走,
去摸一摸摩西的紅海到底有啥不同!
與美月及瓊文在碧海藍天下與紅海合影,
即使就像一般的海邊還是讓我們莫名興奮:
這可是"偉大的"紅海唷~
(被導遊傳染,
一定要加上"偉大"的形容詞!)





飯店中的泳池也相當美麗,
早有許多懂得享受的觀光客悠游其中!



而我們吃完豐盛的早餐後,
便搭乘遊覽車前往埃及於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的首都-底比斯(舊名),
也就是連希臘史詩家荷馬都稱為"百門之都"的古城-路克索(今地名)!

這一天早上的行程便是拉車,
中途到一休息站上個洗手間與小逛一下店面,
發現導遊悠閒抽著水煙,
團員也開始買起頭巾,
我則喜歡湊熱鬧一起圍上頭巾與拍照取樂!
接著便抵達我們午餐與未來五天四夜要住宿餐飲的郵輪!






我與美月的運氣真不好,
抽到郵輪的1樓房間!
所謂的一樓其實就在床底艙,
好處是一出門就到達餐廳,
吃飯能夠跑第一!
但一直被我們戲稱為傭人房的這間簡陋房間,
不要說窗外看不見美麗的河景,
(角度不佳,窗口就是河面)

廁所外地毯永遠會濕一片,
最重要是船底艙油臭味相當重,
讓我與美月常常逃離這間住房而往甲板上或瓊文與領隊房間跑,
真是打擾囉~




這一天在遊輪上的自助餐式午餐吃得最從容自在,
因為登上船隻的觀光客還不多,
所以大家不用大排長龍便能拿取喜歡的食物!
雖然之前領隊曾提醒船上的食物可能不那麼對味,
而且變化相當小很容易吃到膩,
要我們自備乾糧或泡麵已補充不足!
但是我們到覺得大部分食物都算美味,
尤其是囊餅百吃不厭,
沙拉水果相當豐富,
甜點也不如預期過甜而難以下嚥,
根本還是每一餐都吃得超飽,
體重是一天比一天更加增加!







而每回都有特別的湯令我們相當期待(麵線湯唷~)
埃及的名產椰棗也滿滿一盆的讓我們嚐鮮,
團員們有的一顆接一顆,
我倒不愛那滋味而與它絕緣!




飯後我們再離開郵輪,
搭車前往這一天的重頭戲景點:卡納克神殿Temple of Karnak,
有人說:如果在埃及只選一間神廟參觀,
卡納克神殿準是首選!

因為它可謂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史前古蹟!
建築的時間始開始於12王朝,
一直到古埃及滅亡時,
陸陸續續修建了1900年都還未完工!
這佔地約18萬平方公尺的阿蒙大神殿,
(維基百科中的資料更恐怖:佔地約有30公頃,
超過半個曼哈頓城區!)
由兩排獅身公羊頭石像作為前導,



進入大門後仰望著大院中現僅存一根完整高約二十一公尺石柱(原有十根)後,
我們先隨著導遊參觀了拉美西斯三世神殿,



再經過兩排廢置的獅身公羊頭石像,
我們來到第二塔門前兩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前,
其中ㄧ尊較為完整且腳下還有愛妻娜斐塔莉(Nefertari)的小型雕像
當然成為大家鎂光燈的焦點囉~



接下來的柱廊大廳才讓我真正見識到甚麼叫做"偉大的"埃及,
那要由6個人(有的粗到要8-10人)合抱才能圍起來的巨大石柱,
共有134根矗立在我的眼前!
這佔地約5000平方公尺的大柱廳,
由19王朝的塞提一世所起建,
完工於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
(一說完工於20王朝的拉美西斯六世)
以中央兩排的最為高大(21公尺),
往兩旁石柱就越來越低些,
(導遊為了解說,
還請不同身高的團員飾演"石柱",
讓我們超明瞭的!)
因為這神殿的結構不管是高空鳥瞰或是石柱的中間高兩邊低的排列,
都是象徵太陽神光芒神威的金字塔形狀!







而這些石柱當年是以真空法將石塊們緊密疊合,
還未發明水泥的埃及人沒有用其他黏著劑或任何木材金屬輔助接榫,
每根沙岩石柱都刻繪有法老向阿蒙神獻祭或兩位法老凱旋歸來的場景的美麗圖案,
許多地方顏色仍然鮮艷到令人感覺剛上色完一般,
這些神奇的建築工法是之後統治埃及的希臘人怎麼都模仿不來的!
(希臘人還須以木頭協助建立石造建築,
但仍一棟棟頹毀不存在,
學習埃及人的彩繪技術顏色仍然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殆盡!)



接下來看見了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is I時代高21.2公尺將近150噸重,
以及第四塔樓與第五塔樓間一代女王-哈基蘇特Hatshepsut時代完成
埃及最高29.2公尺重達200噸由整塊石頭做成的方尖碑,
導遊介紹著古埃及人如何運用智慧在上游亞斯文開鑿石塊製作方尖碑,
如何利用尼羅河的乾枯季節來將幾百噸重的石碑順流而下
與預定時間絲毫不差地到達底比斯目的地,
如何將那麼重的石碑在沒有起重機具的年代豎立而起,
都讓我真得懷疑那幾千年前聰明絕頂的埃及人真的與我們一樣
都只是平凡的地球人嗎?!





再經過哈基蘇女王在神殿裡有另一根已斷裂改擺在聖湖旁的方尖碑後,

我們聽從導遊的說明,
繞著聖甲蟲的立體雕像走七圈,
據說就能心想事成願望實現唷!
(埃及人為何會崇敬這推糞蟲,
導遊說:天亮時埃及人見推糞蟲將糞球從地下推出,
與太陽東昇相近而視為重生,
實在太會聯想囉~
另有資料說:推糞蟲把卵產在糞球並埋在土中,
幼蟲蛻化後鑽出地表,
讓古埃及人誤以為是死而復生罷了!)




離開卡納克神殿再搭車馬上來到路克索神殿,

因其原本以一條三公里長的公羊大道與卡納克神殿相連,
且它並不像其他神殿面對尼羅河的方位,
讓學者判斷路克索神殿該屬於卡納克神殿的附屬建築!



神殿入門口除了兩座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
便是一座長達25公尺的方尖碑孤孤單單矗立一旁,
而另一座已在1836年贈送給法國放至巴黎協和廣場上!
讓我想起第一回親眼目睹埃及方尖碑可是在義大利羅馬,
就連去年暑假至土耳其觀光都能在伊斯坦堡見到埃及方尖碑,
這些流落在外地的埃及古物真是不勝其數唷!

路克索神殿始建於法老王杜德摩西三世(Thutmose III)的統治時期(西元前1479-1425),
供奉奉底比斯三神:阿蒙Amun神與阿蒙神妻子戰爭女神穆特Mut和小孩月神洪斯Khons,
經十八王朝的安門荷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圖坦卡門(Tutankhamon)和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完成,
於是神殿中留下許多自戀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高大巨石雕像,
而以“安門荷特普柱廊”的門口這尊坐像可謂保存最為完整,



路克索神殿中除了仍有震懾人心的巨石柱廰與柱廊外,





更特別的是,
14世紀阿拉伯人在土石半掩的神殿上建造的Abu Haggag清真寺,
與早期基督徒曾把神殿中聖堂附近區域蓋建成為教堂的聖經故事遺跡,
都與這3千多年歷史的埃及神殿和平共處出現在同一空間!



離開路克索神殿時已經進入夜晚,
眼前昏黃燈光中的巨石建築感覺更具神秘與夢幻感!





當天晚上回到郵輪晚餐後,
我們還再度搭車二進路克索神殿觀賞燈光秀,
(還因為遊覽車一度拋錨耽擱時間,
讓大家狂奔入場!)
各種顏色的雷色光束打在數千年前石像石柱,
搭著音調相當戲劇性英文故事解說應該更為加分,
可惜英語聽力粉爛的我根本像鴨子聽雷,
只能拍拍照過乾癮,
而不覺得這段夜遊路克索的聲光秀有特別的精彩或震撼度囉!










從這一天開始,
真的更要謝謝領隊淑惠的好客,
晚餐前的空檔我們來到瓊文與淑惠房間叨擾,
淑惠拿出從台灣帶來的煮水器與保溫瓶,
從新加坡機場買的八寶茶包款待我們,
讓大夥兒不但邊聊邊喝的超盡興,
回程都在新加坡樟儀機場大大採購茶包回家!



而郵輪上的第一頓晚餐比較接接近貴賓般享受,
服務生親自來為我們舀上熱湯,
送來餐點,
不像之後幾天隊伍排了一圈又一圈的自助餐,
相較之下,
這晚真是食物美味又氣氛極佳的晚宴唷!







另外觀賞完路克索的夜晚燈光秀打道回船後,
開始了美月洗冷水澡的悲慘命運,
由於我先沐浴再輪她,
因為太多人同個時間在船上使用熱水已經讓我越洗越不熱,
輪到美月時怕冷的她真的只能胡亂抹一抹第二天再早起補洗,
誰知再晚點與大家時間錯開時就不會有此狀況,
但那時我們都已經呼呼大睡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y05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