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獲得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
據說可能會重新再次上映的"衝擊效應",
可以說也讓我印象深刻....
會看這片子是因為知道它入圍了一些獎項,
才堅持和老公租回家看一看...

其實此片集合了多位重量級的明星:
珊卓布拉克.布蘭登費雪.
泰倫斯霍華(今年因另一片HUSTLE & FLOW 入圍男主角獎)
麥特狄倫 (入圍男配獎,也於其他影展獲獎)
唐契鐸(於"瞞天過海""劍魚""扭轉奇蹟"等多片演出)
譚蒂紐頓("不可能的任務2"女主角)
威廉費區納(於"珍珠港""黑鷹計劃""史密斯任務"等多片演出)
雷恩菲力普(今年奧斯卡影后瑞絲薇絲朋的老公)....等
據說其中有不記片酬與戲份的40多位大小牌藝人,
無怪奧斯卡頒獎典禮時,
主持人會點名這位有演.那位有演...
到後來更開玩笑:
"我應該問:在場沒參與crash的請舉手!"

這麼多演員到底一起參與什麼樣的片子呢?
故事從一場車禍開始(crash),
也從另一場車禍結束....
敘述著今日洛杉磯的真實情境;
劇中人物一人牽出另一人,
然後又衝擊出一段新的故事情節;
所有看似沒關係的人們,
來自世界不同國度,
屬於不同種族或群體,
卻糾纏出牽扯不清的愛恨情仇...
寂寞的帶有偏見的人們,
藉著與人發生的種種衝突與撞擊藉以取暖,
一段段看似獨立但又緊緊相繫的小故事,
串起了這部看完也相當衝擊的影片!
這讓我不禁想到前幾年的"愛是你,愛是我",
一樣集合多位大牌明星,
一樣是串起一堆看似不相關人們的故事,
不同的是,
溫馨而充滿愛情的"愛是你,愛是我",
是歡笑與擁抱的集合;
而"衝擊效應"卻是一連串衝突與誤解的匯聚....

我最喜歡其中的一段,
是敘述一位鎖匠,
(曾去飾演檢察官夫人珊卓家換鎖,
但因外形被珊卓認為像流氓混混,
堅持隔天要重換...)
發現自己的女兒因為聽到外頭的槍聲害怕地躲在床底下,
於是編了一個讓女兒安心的小故事:
說自己身上有一件隱形的防彈披風,
並將它穿在女兒的身上讓她不再害怕….
後來鎖匠到一位波斯人開的雜貨店修門鎖,
告知老闆其實因為是門壞了而不是鎖的問題,
固執不信任他人的波斯老闆堅持請他將鎖修好而發生了一些口角;
當晚這間雜貨店遭竊遭砸,
保險員告知因為已有人提醒該修門而老闆未聽建議,
所以不能賠償….
老闆一時氣結認為一定是鎖匠來尋仇砸店,
千方百計查到鎖匠家的住址,
拿著之前請女兒幫忙買來預防遭搶的手槍去找回公道…
就在老闆瞄準鎖匠的那一刻,
自認為身穿隱形防彈披風的女兒衝出來保護爸爸,
鳴槍的那一瞬間,
老闆被女孩中槍的一幕自己也嚇到傻眼,
鎖匠更是抱著為自己擋子彈的女兒不禁仰天嚎啕大哭,
屋裡的媽媽驚嚇狂奔跑出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但是神奇的事情出現了:女孩沒事….
因為她真穿了隱形防彈披風嗎?
並不是,
是那頑固波斯老闆的女兒當初為他買了空包彈而化解了這個
本來會造成的悲劇…..
老闆還以為他遇到了天使一般地驚奇….

其實”衝擊效應”是部相當貪心片子,
不僅要點出美國洛杉磯種族或黑人歧視的問題,
也提到不同族群文化接觸時產生的火花;
甚而檢討警察的辦案制度.保險體制.治安問題.販人集團.移民問題..
它同時展現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crash,
更充滿了個人自身價值觀與道德觀的不斷挑戰,
真相與升遷的衝突,
尊嚴與安危的衝突,
親情與的自我衝突,
救贖與利益的衝突…..
人的生活正是充滿了許多自我內在的衝擊,
才激盪出最後的抉擇或行動,
而往往一念之差的思想會造成千里之遙的不同結果.
劇中每一段故事的結果也彷彿是最諷刺與弔詭的展現:
珊卓在家裡摔跤後,
發現唯一照顧與關心她的朋友竟是平時她最刁難的女傭;
因夥伴歧視黑人而堅持請調的警員,
竟是在誤會下槍殺了黑人的兇手;
刑警刁難與性騷擾的黑人女子,
竟也是在火燒車的車禍中拼命救出的女駕駛;
總是覺得白人歧視他們必定是偷車之類盜賊的黑人,
自己的偷搶行徑正是讓白人們證實自己想法正確的實例….

如果作用力後必有反作用力,
衝擊後也必會回饋一些結果,
在比車禍慘劇更不幸的種種族群衝突裡,
人類是否能從裡頭回應一些教訓與經驗?
洛杉磯等於一個美國的縮影,
也亦是世界的翻版;
地球上的許多地方,
諸如我們所在的台灣,
不正是許多不同族群的鎔爐嗎?
眼見種種的對立已造成的悲劇,
我們是要繼續堅持偏見而不斷衝突,
還是能選擇更有智慧更寬大更包容的路來前進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ny05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